众所周知,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,各国均在采取不同的医疗手段对抗新冠病毒。其中,建设定点医院、使用呼吸机为患者治疗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。呼吸机作为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的常用医疗器械,用于维持生命,可一旦发生火灾,极易造成人员伤亡。2020年,俄罗斯7天内发生的两起火灾,均与呼吸机有关。
呼吸机自身具有火灾风险性,主要表现在器件失效短路引发火灾;内部散热不良、温度过高,在富氧环境下引发火灾;电池起火。此外,临床使用不当、周边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者火源、遮挡通风口导致散热不良、更换规格参数不匹配的保险丝、在高压氧舱中使用或故障引发设备内部氧浓度升高等情形,也可能引发火灾。润滑剂、面罩、呼吸管路等暴露于富氧环境下也易引发火灾。
医院内人员密集,易燃易爆物品多,且很多患者行动不便,一旦发生火灾,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,因此做好医院的安全防火工作至关重要,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“燃”。
根据吉林省防火安全委员会《关于做好呼吸机火灾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提示函》,为加强呼吸机使用场所火灾风险防范,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,要做好以下防范工作:
1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。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值班人员要切实履行本岗位职责,明确呼吸机使用人员职责,做好呼吸机火灾防控规章制度,确保消防安全。
2、检查消防重点。加强对呼吸机及其使用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,每日做好记录。严格按照规程使用呼吸机,对重点部位和持续运转的用电、用氧等设备开展全面检查。
3、严禁违规操作行为。呼吸机使用场所严禁存放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,确保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,定期校准、维护保养,加强用火、用电管理,呼吸机周围严禁乱接电器线路、超负荷用电,严禁使用非医疗需要的大功率电器,定期组织电工进行检查,确保消防安全。
4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。充分利用医院内部LED屏、微信、宣传栏等媒体,加强对呼吸机的使用科室进行警示性提醒,提升防范意识,加强对科室从业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,加强对医务人员操作、使用环节的专题培训,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,提升应对和处置呼吸机火灾的能力。
5、科室重点检查。呼吸机使用科室请按《呼吸机使用消防安全注意事项》要求,落实并完善。并对本科室的呼吸机进行火灾风险防范应对工作大检查,发现问题要最短时间内进行整改,若有严重存在火灾隐患的,一律停止使用,并挂警示牌。
投稿:设备科
金克华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