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。临床上以记忆障碍、失语、失用、失认、视空间能力损害、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,病因迄今未明,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,目前尚不能治愈。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,有多种病因共同参与,可能与遗传因素、脑病理变化等因素相关,一般好发65岁以上人群,精神刺激、创伤、神经系统疾病都会诱发阿尔茨海默病,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。为增强全社会老年期痴呆预防意识,推动预防关口前移,降低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,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了《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》,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:
一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
培养运动习惯,健康饮食,戒烟限酒,多参加社交活动,多进行思考,避免与社会脱节。
二、降低患病风险
中年肥胖、三高、卒中、抑郁症、听力损失、有痴呆症家族史者,更应当控制体重,保持血压平稳健康,控制好胆固醇和血糖水平。
三、知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
早期症状包括:易忘刚刚发生的事情;难以完成本就熟悉的事情;对时间、地点判断不清;说话、书写困难;不爱社交,兴趣索然;性格或行为出现变化等。
四、及时就医
老年人若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,家人应当及时陪同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、神经内科、精神/心理科、记忆门诊或专科医院就诊。
五、积极治疗
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,减少并发症,提高生活质量,减轻照护人员负担。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开展感官刺激、身体和智能锻炼、音乐疗法、环境疗法等非药物治疗。
六、做好家庭照护
家人掌握沟通技巧、照护技能以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,在日常生活中协助而不包办,有助于维持患者现有功能。应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,佩戴防走失设备,预防伤害,防止走失。
七、维护患者的尊严与基本权利
注重情感支持,不伤其自尊心,沟通时态度和蔼,不轻易否定其要求。尊重患者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尽可能给予患者自主自由。
八、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
加强社会宣传,减少对患者的歧视,关爱患者及其家庭,建设友好的社会环境。
除了这些措施,日常饮食上也要注意,尽量减少含糖、盐、油多的食物,多吃富含胆碱的食物,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,保证营养的摄入,保障身体健康。
投稿:干部科
范新宇
|